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

  •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在隧道路面中的应用研究

    丁迎;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在隧道路面中的应用研究,有助于降低隧道路面火灾危害。通过对原材料相应技术性质进行测试后,对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进行级配设计,确定最佳油石比,并对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检验混合料高温性能,小梁弯曲试验检验混合料低温性能。试验结果得出其最佳沥青用量为4.6%,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略小于普通基质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但仍满足道路施工规范。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实际抗弯拉强度和弯曲劲度模量均低于普通沥青混合,同时也降低了部分最大弯拉应变,但两者变化较小,仍然满足材料低温性能。

    2023年03期 v.2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特性研究

    张卫涛;

    结合软土地区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通过对地下连续墙及周边土体的系统监测,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及周边土体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施工会引起周边土体发生水平变形,主要影响深度范围为地表下18m的土体。周边建筑物基础形式也会对地下连续墙周边土体水平位移有影响。邻近建筑物为浅基础时,地连墙周边土体水平位移平均值为0.118%H;邻近建筑物为桩基础时,地连墙周边土体水平位移平均值为0.08%H。邻近建筑物桩基础对土体水平位移有限制作用。当距地连墙超过23m (0.92H)时,基坑周边土体沉降趋于平缓,基坑北侧土体沉降峰值远大于基坑南侧土体沉降峰值。桩基础对其周边土体的影响比对地连墙周边土体的影响更加显著。

    2023年03期 v.25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基坑开挖降水对邻近建筑物变形的影响研究

    张强;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进行建模,模拟了建筑物在不同距离和位置、基坑开挖降水不同工序下的情况,对不同条件下基坑开挖降水和邻近建筑物变形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并针对性提出合理措施。从结果上看,当建筑物与基坑距离较近的一侧位于主沉降区时受基坑开挖降水的影响最大;邻近建筑物在基坑不同位置时所受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最敏感的是基坑边界中部,其次是阳角,最后是阴角;从邻近建筑物的变形上看,分级开挖降水的方式较为有利。

    2023年03期 v.25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超高层钢结构施工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于立福;

    为进一步提高超高层钢结构的施工质量,依托某超高层钢结构,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en建立数值模型,分别探讨加强层伸臂桁架连接时间和超高斜柱预调施工技术,并根据结果进行优化。从结果看:在结构封顶后再最终固接伸臂桁架有最优变形和应力,且应尽可能延迟固接时间;应使用正装迭代法计算超高层斜柱预调值,且在迭代计算误差符合收敛条件后即可取得预调值。

    2023年03期 v.25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超高层核筒式悬挂钢结构临时支撑体系卸载的影响研究

    郑卫东;

    为探讨临时支撑卸载顺序对悬挑悬挂结构的影响,本文依托于某超高层悬挂钢结构,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en建模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支撑体系卸载顺序下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其中,引入位移包络值以更直观体现结构空间变形状况、引入应力比值衡量各测点应力变化水平。通过对比卸载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卸载顺序的合理性。从结果看,临时支撑胎架不同卸载顺序将导致卸载悬挑外框结构时出现不同的内力和位移变化,其中,结构竖向沉降受卸载顺序的影响最大。此外,在6种顺序中,先卸载支撑胎架,再卸载支撑胎架,最后卸载支撑胎架的卸载顺序下各方向位移变形等均可控制在较小范围。比较波动性指标可见,先卸载支撑胎架,再卸载支撑胎架,最后卸载支撑胎架的卸载顺序的应力变化波动性较小,且关键构件在卸载时应力较小,有充足安全余量。

    2023年03期 v.25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析

    李昕一;牛悦;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会计人才来源和构成相对单一、会计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相对较低、工作保障和福利待遇相对薄弱。对此,各级部门需要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拓宽会计队伍制度渠道、加强会计队伍教育培训、优化会计队伍工作机制、完善会计队伍工作保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会计人才保障。

    2023年03期 v.25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实践路径和时代价值

    王晓珊;常钟予;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当前对于共同富裕含义的科学认识不仅体现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上,还体现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目标阶段不统一等方面。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遵循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物质与精神双丰收的共同富裕。

    2023年03期 v.25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辽宁“六地”资源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完善研究——以沈阳为例

    崔剑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沈阳是一座充满英雄基因的城市,以“抗日战争起始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等为代表的红色资源记述了沈阳的革命历史,近年来,辽宁省凝练特色,推出“六地”红色文化。本文从红色资源利用与发展趋势研判,沈阳域内与“六地”相关资源发展现状、发展痛点、评价体系完善对策等角度对用好红色资源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2023年03期 v.25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思政工作与教育研究

  • 卓越绩效模式下A高校内部标杆的最佳实践研究

    孙晓玲;

    本研究应用卓越绩效模式对A高校内部标杆的最佳实践进行案例分析,首先依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充分识别和确定A高校的关键过程,通过对比关键过程中五个关键绩效指标数据,确定城市轨道交通与信息工程系为A高校的内部标杆;其次,通过访谈、观察等定性研究方法总结归纳内部标杆的最佳实践;最后通过反思最佳实践的形成过程,发现最佳实践同样是卓越绩效模式的应用结果。由此说明卓越绩效模式不仅适用于组织,对组织中的部门同样适用。

    2023年03期 v.25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智慧校园下“双高”院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

    路鑫鑫;

    教育科研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战略支撑。针对智慧校园下“双高”院校科研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重点分析高职院校科研绩效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探寻“双高”院校科研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挖掘促进“双高”院校科研绩效水平提升的发力点,探究高职院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路径。

    2023年03期 v.25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高校“大思政课”资源整合与实践探究

    裴帅;

    高校开展“大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既是责任,更是使命。高校应当立足校内课堂主阵地与校外实践,多元开发“大思政课”教育资源,推动“三全育人”与立德树人落地生根。文章首先分析了“大思政课”资源整合与实践要义,结合当前高校“大思政课”教学资源整合现状与问题,提出了高校“大思政课”资源整合与实践路径。

    2023年03期 v.25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革命文物资源增强高校党史育人实效的路径研究

    李春霞;

    革命文物是中国共产党峥嵘岁月的真实历史写照和生动故事反映,是传承革命红色文化、赓续党的精神谱系和党史鲜活教材的永恒载体。通过文物对话革命先烈,弘扬民族复兴红色基因,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合理运用数字化科技手段,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路径,进一步增强党史育人实效。

    2023年03期 v.25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沈阳党史红色资源融入学校思政教育路径研究

    董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来看,红色资源与思政教育在思想内容上高度契合、在价值导向上高度一致。因此,学校应善于运用本地党史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懈奋斗,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2023年03期 v.25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新形势下统战工作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刘丽敏;孙欣;

    坚持统一战线是百年党史的重要经验之一,在党的工作全局中发挥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重要作用。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遵循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外,还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频共振。新形势下统战工作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夯实共同思想、提供人才支撑、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作用,应以“大统战”思维为思想指向,以“大思政”建设为目标导向,以青年学生特点为行为趋向,开展分类指导,构建大统战格局,增强育人合力。

    2023年03期 v.25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数智时代背景下高校智能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

    张蕾;

    数智时代驱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内在逻辑集中体现在教育对象的精准定位、教育内容的个性定制、教育过程的科学定法、教育成果的多维评价等方面。为了推进数智技术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要从技术属性与教育属性有机融合的理论自洽与价值耦合出发,坚持智能化与人本化并重,从思维层面完成认知转变与教育形态重构,从技术层面推进资源优化与数据平台建设,从实践层面实现身份转换与核心场景创建,从制度层面促进机制完善与课程标准制定,以此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精准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形成兼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智能思政教育范式。

    2023年03期 v.25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成果导向理念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进路

    代钰;张艳;

    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的提质增效是应对我国百年未有之发展大变局的应然之策,OBE的“产出导向、以生为本”与课程思政的“时代新人、三全育人”等在育人逻辑、实践哲学的耦合性,凸显了成果导向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实践优势。以逐层建构的视角塑造成果导向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进路,就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领提升思政教育理念、以时代新人的产出导向动态厘定思政育人目标、以提质增效的路径导向系统设计实施框架、以持续改进的过程导向完善运行保障机制,从而系统精准构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还要聚焦学习产出设定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聚力多元协同创新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形式,从而分类协同助推专业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此外,找准思政融点合精准定位单一课程教学目标、结合思政融合点反向设计单一课程教学方案、兼容内外资源动态提炼单一课程思政内容、深度自我参照学习分级实现个性化素质评价,最终因时借势在单一课程中精准实现。

    2023年03期 v.25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家风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常晖芳;

    家风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传承上贯通,在目标追求上一致,在教育方法上互通,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家风文化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以家风文化为资源,二者有机融合,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高校思政教育影响以及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意义。高校应当从深度挖掘家风文化资源、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构建家校联动机制、营造浓厚的家风文化教育氛围等角度入手,实现家风文化的良好融入,完善、拓展、优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2023年03期 v.25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四化育人”模式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谭晓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解决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育人困境,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改革创新,构建“四化育人”模式,实现育人主体多元化、育人活动多样化、育人过程数字化、育人载体深度化。

    2023年03期 v.25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美好生活观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敏;陈若松;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逐步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美好生活观教育。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提升高职院校整体教育水平的同时,对大学生的发展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在阐述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美好生活观教育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美好生活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美好生活观教育的实现路径,以期强化高职大学生美好生活观教育的整体质量。

    2023年03期 v.25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的研究和实践

    周海霞;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的研究和实践。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提出了研究目的和问题。其次,文章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综述,包括职业院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定义和内涵,以及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构建的步骤,包括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确定、核心素养培育内容的设计和核心素养培育方法的选择。然后,文章介绍了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的具体内容,包括实践场景的选择和描述、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以及实践效果的评价和总结。最后,文章进行了讨论和结论,总结了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的优化和改进,以及研究贡献和未来展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践,可为职业院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培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023年03期 v.25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高校辅导员角色紧张的舒缓与职业理想建构研究

    王晓磊;赵媛媛;郭明瑜;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工作强度不断加大,工作压力与日俱增,职业倦怠现象日益突出,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角色紧张,造成工作质量与效果的降低,不利于辅导员职业理想的建构。其表现形式有:情绪焦虑、能力不强、动作变形等。高校辅导员应遵循专业化、科学性与包容性的原则,从提高认知水平,缓解心理情绪;提高能力水平,促进职业进步;改善动作变形,加强机制建设;加强角色监控,提高整体素质方面来构建自己的职业理想,引导自己的职业发展,从而从根源上解决角色紧张问题。

    2023年03期 v.25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路径探析

    李香波;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职责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综合性角色定位影响着教育方法的选择与革新。美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给予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灵感,优化了教育资源,全面落实最新教育指导政策,为提高工作标准,巩固综合素养奠定基础。美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独特作用逐渐得到认可和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就美育内涵特点,美育育人对辅导员工作的创新优势,当前辅导员工作现状、辅导员工作创新实践的必要性、创新途径进行分析。

    2023年03期 v.25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