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晓玲;
本研究应用卓越绩效模式对A高校内部标杆的最佳实践进行案例分析,首先依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充分识别和确定A高校的关键过程,通过对比关键过程中五个关键绩效指标数据,确定城市轨道交通与信息工程系为A高校的内部标杆;其次,通过访谈、观察等定性研究方法总结归纳内部标杆的最佳实践;最后通过反思最佳实践的形成过程,发现最佳实践同样是卓越绩效模式的应用结果。由此说明卓越绩效模式不仅适用于组织,对组织中的部门同样适用。
2023年03期 v.25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路鑫鑫;
教育科研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战略支撑。针对智慧校园下“双高”院校科研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重点分析高职院校科研绩效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探寻“双高”院校科研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挖掘促进“双高”院校科研绩效水平提升的发力点,探究高职院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路径。
2023年03期 v.25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裴帅;
高校开展“大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既是责任,更是使命。高校应当立足校内课堂主阵地与校外实践,多元开发“大思政课”教育资源,推动“三全育人”与立德树人落地生根。文章首先分析了“大思政课”资源整合与实践要义,结合当前高校“大思政课”教学资源整合现状与问题,提出了高校“大思政课”资源整合与实践路径。
2023年03期 v.25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 ] - 李春霞;
革命文物是中国共产党峥嵘岁月的真实历史写照和生动故事反映,是传承革命红色文化、赓续党的精神谱系和党史鲜活教材的永恒载体。通过文物对话革命先烈,弘扬民族复兴红色基因,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合理运用数字化科技手段,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路径,进一步增强党史育人实效。
2023年03期 v.25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董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来看,红色资源与思政教育在思想内容上高度契合、在价值导向上高度一致。因此,学校应善于运用本地党史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懈奋斗,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2023年03期 v.25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刘丽敏;孙欣;
坚持统一战线是百年党史的重要经验之一,在党的工作全局中发挥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重要作用。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遵循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外,还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频共振。新形势下统战工作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夯实共同思想、提供人才支撑、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作用,应以“大统战”思维为思想指向,以“大思政”建设为目标导向,以青年学生特点为行为趋向,开展分类指导,构建大统战格局,增强育人合力。
2023年03期 v.25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张蕾;
数智时代驱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内在逻辑集中体现在教育对象的精准定位、教育内容的个性定制、教育过程的科学定法、教育成果的多维评价等方面。为了推进数智技术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要从技术属性与教育属性有机融合的理论自洽与价值耦合出发,坚持智能化与人本化并重,从思维层面完成认知转变与教育形态重构,从技术层面推进资源优化与数据平台建设,从实践层面实现身份转换与核心场景创建,从制度层面促进机制完善与课程标准制定,以此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精准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形成兼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智能思政教育范式。
2023年03期 v.25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代钰;张艳;
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的提质增效是应对我国百年未有之发展大变局的应然之策,OBE的“产出导向、以生为本”与课程思政的“时代新人、三全育人”等在育人逻辑、实践哲学的耦合性,凸显了成果导向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实践优势。以逐层建构的视角塑造成果导向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进路,就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领提升思政教育理念、以时代新人的产出导向动态厘定思政育人目标、以提质增效的路径导向系统设计实施框架、以持续改进的过程导向完善运行保障机制,从而系统精准构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还要聚焦学习产出设定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聚力多元协同创新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形式,从而分类协同助推专业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此外,找准思政融点合精准定位单一课程教学目标、结合思政融合点反向设计单一课程教学方案、兼容内外资源动态提炼单一课程思政内容、深度自我参照学习分级实现个性化素质评价,最终因时借势在单一课程中精准实现。
2023年03期 v.25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常晖芳;
家风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传承上贯通,在目标追求上一致,在教育方法上互通,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家风文化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以家风文化为资源,二者有机融合,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高校思政教育影响以及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意义。高校应当从深度挖掘家风文化资源、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构建家校联动机制、营造浓厚的家风文化教育氛围等角度入手,实现家风文化的良好融入,完善、拓展、优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2023年03期 v.25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谭晓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解决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育人困境,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改革创新,构建“四化育人”模式,实现育人主体多元化、育人活动多样化、育人过程数字化、育人载体深度化。
2023年03期 v.25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高敏;陈若松;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逐步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美好生活观教育。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提升高职院校整体教育水平的同时,对大学生的发展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在阐述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美好生活观教育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美好生活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美好生活观教育的实现路径,以期强化高职大学生美好生活观教育的整体质量。
2023年03期 v.25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周海霞;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的研究和实践。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提出了研究目的和问题。其次,文章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综述,包括职业院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定义和内涵,以及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构建的步骤,包括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确定、核心素养培育内容的设计和核心素养培育方法的选择。然后,文章介绍了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的具体内容,包括实践场景的选择和描述、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以及实践效果的评价和总结。最后,文章进行了讨论和结论,总结了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的优化和改进,以及研究贡献和未来展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践,可为职业院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培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023年03期 v.25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 ] - 王晓磊;赵媛媛;郭明瑜;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工作强度不断加大,工作压力与日俱增,职业倦怠现象日益突出,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角色紧张,造成工作质量与效果的降低,不利于辅导员职业理想的建构。其表现形式有:情绪焦虑、能力不强、动作变形等。高校辅导员应遵循专业化、科学性与包容性的原则,从提高认知水平,缓解心理情绪;提高能力水平,促进职业进步;改善动作变形,加强机制建设;加强角色监控,提高整体素质方面来构建自己的职业理想,引导自己的职业发展,从而从根源上解决角色紧张问题。
2023年03期 v.25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李香波;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职责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综合性角色定位影响着教育方法的选择与革新。美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给予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灵感,优化了教育资源,全面落实最新教育指导政策,为提高工作标准,巩固综合素养奠定基础。美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独特作用逐渐得到认可和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就美育内涵特点,美育育人对辅导员工作的创新优势,当前辅导员工作现状、辅导员工作创新实践的必要性、创新途径进行分析。
2023年03期 v.25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下载本期数据